聊一聊“空杯精神”

空杯精神
不久以前看到一个说法,叫“空杯精神”。咋一看没弄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后来一想,其实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在没有看到这个说法之前,我一直都坚持要保持一颗持续学习的心。其实我们都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知道的越多,懂得越多,那么我们不知道的也就越多,不懂的也就越多。如何让自己能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就需要我们将自己的角色摆正,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设定一个更加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到底需要朝哪方面使力!

说白了,“空杯精神”要求我们清空自己过去的种种“优势”,以一种全新的心态去接收新鲜的事物。

有时候仔细想想这个说法也倒是挺有道理的,你想啊,一个杯子如果装满了水,它还能再装的了其它的溶液吗?是不可以的,如果我们需要装其它的溶液,势必会先倒了这杯水,然后再装其它的溶液。有人会说了,这个比方不恰当,的确,在实际的生活当中我们并不需要将过去的能力或者知识全部忘掉或者说全部否定掉,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太现实的。我在想,其实这个道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时,我们只需要将心灵空出一部分来,以一个新人的心态去待人,去接物,我觉得就很不错了!

之前听别人说过一句话,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确是挺有警醒意味的。所谓“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就是说稍有一点知识而知识并不丰富,略有一点本领而本领并不高强的人,总是卖弄自己的知识。随着现在知识获取的难度越来越低,很多人享受着快餐式的知识途径,平时没有下足功夫,到了考试临近时抢着搞几天,其实也能过,甚至还能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那么说明这个人很厉害么?其实不一定!我觉得“半瓶子晃荡”最要命,很多时候觉得自己知道的特别多,然后就开始卖弄所谓的知识,其实更多的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罢了。

说到这个,其实大伙儿也有过类似的感悟,就是好像跟别人聊起任何话题的时候,好像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也能讲出一二,但是,也仅仅限于讲出一二。这就是“知识快餐”带来的问题。短期内我们可能都还能记得住这些“快餐”,但是,毕竟是“快餐”,不是“正餐”,所以用不了多久就会被遗忘掉。

聊聊我的情况,本科的时候,我自己就存在这样的毛病,不太喜欢看书,喜欢从网上找各种各样的技术博客去看,去学习,但是并没有巩固下来,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快餐,导致后面很多时候别人说什么自己好像都知道,可是心里却觉得比较虚。尤其是有一次和同事们讨论一个“http是有状态还是无状态,以及jsessionid是什么”的问题时,就暴露出了自己的问题。的确,之前是看到过关于http有状态无状态的文章,但是印象不深,不牢固,久而久之就忘了。于是,后来就开始思考是否其他方面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的确,是应该换一种思路了。所以,前年(15年)12月就开始以小白的心态重新认识这个世界,“Hello World”。从系统地听慕课上的教程到系统地学习一本又一本的书籍,发现很多知识活了,原本零碎的知识被串起来了。当然了,现在距离我自己的目标还是有一段距离,毕竟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不过,心态调整好之后这就 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常想过这个问题,就是自己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能不能客观真实地评价自己?这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大问题。感觉我们好像很容易被生活中的各种杂碎的事情给搅乱了,一会儿这个事情,一会儿那个事情。所以我说啊,珍惜在学校的学习的时间,虽然可能也会比较忙,但是相比工作后的时间,好多了!当然其实工作了也是可以持续学习的,我在公司实习的一年多,回家一样坚持学习,写代码(可能那时还是一个学生的心态吧!)。同事觉得我有点奇葩,其实这也不奇怪,因为我一个人住,晚上8,9点回家也没事干,所以就写写代码咯。他们家里有老婆孩子,要陪陪家人,所以很多时候没时间学习也很正常。但从长远看,还是得抽出一部分时间学习新的知识。

好啦,我最后再说说我对空杯精神的理解吧,除了上面说的问题以外,我觉得,“空杯精神”也是一种品质上的修养,因为它会让人保持一种谦逊的态度,而这种谦逊的态度会让我们受益终身。

分享到